即時救助身邊人!CPR 普及的重要性




看見以下這篇關於好人好事的新聞十分欣喜,在生命危在旦夕時以「心肺復甦」把患者在死神身邊拉回來,醫護人員會形容為「搓贏了」

// 台南市善化區嘉北里環保志工、七十五歲的吳輝男,七月二十四日參加里辦公室舉辦的活動,前往屏東縣山地門琉璃吊橋旅遊時,因身體不適陷入昏迷,所幸嘉義長庚醫院急診室醫師蕭光佑剛好經過,見狀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,硬是將吳翁所鬼門關前給救了回來。//

但亦留意到出手施救的大多是專業的休班醫護人員,如没有那麼走運遇上急救人員,那麼路人就只能光著急,能做到的就只有趕快報警。

兩岸三地的 CPR 普及情況

參考一些國際的醫療報告,指出在大陸公眾急救知識普及率偏低,不足2%,而廣州、天津等地雖為大城市但普及率甚至不足1% ﹐相比起來,其他發達國家急救知識高達80%,兩岸三地的市民為了身邊人還是應該積極學習啊。

部份歐洲國家的急救知識普及率
德國          --- 80%
法國          --- 40%
英國          --- 5%




至於香港方面呢,雖有12%人曾學習過心肺復甦法,只得16%急救個案由非救護員進行,比台灣或日韓等國家或地區少一半以上,而香港心臟停頓患者獲搶救的存活率亦低至1.5%,較存活率最高的澳洲竟然少8倍。 

提高一般市民對CPR技術的認識,才能幫助到更多緊急個案。中國大陸都曾有提出借鏡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的成功經驗,並將其帶至內地,可惜的是至今建議都未得有效實施。


CPR即心肺復甦法﹐是針對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,採取以人工型式於病患者心外持續施壓﹐使血液循環以及保持氧氣供應至重要器官的一種應急手段。

把握黃金搶救4分鐘

當心跳呼吸停止後,若在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,約有一半人能被救活;4—6分鐘進行心肺復甦者,約10%的人可被救活;超過10分鐘的話,存活率幾乎為零。簡單點說就是每延遲1分鐘搶救,患者存活率便少10%,可是即時的救援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生存機會。

假設心肺復甦法技術能夠普及至每個市民﹐當患者急性心臟病發時,黃金4分鐘內已有人作出施救,自然提高存活率。因此當病人發生呼吸心跳驟停後,第一目擊者,撥打急救電話並及時進行心肺復甦確實是十分必要。

以上的分享希望能提高各人,特是戶外活動愛好者對於急救以至於CPR認知的重要性,希望有多些市民願意花點時間去學習一下。
置身於戶外時未必有急救人員於短時間內到達,出現狀況時就只靠身邊人了。搶救是在爭分奪秒的,藉此向各位前線醫護人員致敬。

最後送上一後短片,內容示範了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(EMS)  及 Chain of survive (生命之鏈) 的整全演示,而上文所述的 CPR 是最中要的一環,透過短片大家或可理解到 CPR 在當中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。大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再詳「生命之鏈」呢。



參考資料: 

文|冠業

香港 Gear4Wild 專頁

台灣  Gear4Wild 專頁


留言

熱門文章